許多老師、同學、家長在學習過程中矛盾突出,產生很多疑問如何兼顧身體、學習與自身素質的提升等問題,最佳的選擇就是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本人結合前人和一線教師優秀教學經驗,推薦以下20種行之有效的經典學習方法:
![]() 就是對所要學功課,從第一章開始,直到最后一章,每一章的重點予以明確,并進行深入理解、反復記憶,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2、系統比較學習法 就是依次對每章的內容分章、節、目、條、具體對應性內容知識進行整理,做到心中有全局,同類(比如特點、原則、性質、分類等)各章節之間相比較,本質區別搞清楚,以加深理解,牢固記憶。 3、自問自答的驗效法 即在基本內容大體掌握,重點難點皆明確的基礎上,自己出題目,或按書中已出的測試題目,轉抄單列在紙上,自己做答,然后核對檢驗理解、記憶掌握的程度。不會的再下功夫理解記憶,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4、相互問答法 即同事或親朋好友在一起學習時,在基本內容已經掌握的基礎上,可以采取甲乙相互提問的方式,答的不對、不會的問題記下來,再學習。 5、順序溫習法 學習時間充裕、學習內容已基本掌握的自學者,可以離開書本,逐章節從頭到尾的溫習記憶。可將內容按節、目整理,整理不下來的部分,再下大功夫去學。由于有順序概念,大腦識別系統容易形成邏輯,加強記憶理解,可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6、理論聯系實際法 就是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解決或解釋社會生活、經濟發展、人生經歷和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的現實問題,或將理論方法應用于實踐,檢驗其效果的學習方法。如學知識產權保護法時,分析現實企業中跳槽者帶走技術或管理方法,算不算盜竊商業秘密或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學習會計知識時,看現在企事業單位的賬目與此是否相符,會計知識是否適用于企業等等。 7、案例學習法 即用學到的知識,結合案例,減少學習的枯燥感,增加對知識的效用性認識。 8、討論式學習法 即多人在一起時,在對某一章節內容基本熟悉的基礎上,對其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應用方法進行充分討論,集思廣益,不僅可加深理解,而且開闊思路,增加實用知識,培養知識的系統能力和演講能力。 9、研討式學習法 即組織自學者或自學者自發地結合起來進行討論,例如討論在當前市場競爭國際化的時代,還有哪些國際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比如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失業率走高、生存環境不斷惡劣、戰爭和沖突不斷、南北差距拉大等問題的嚴重性產生的根源及對象,用哪些相關理論來解釋、解決等等。這樣,自學者就可以掌握世界范圍內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和理論知識最前沿的創新東西,從而大大開拓視野,提高自學者的素質。 10、自我挑戰法 即根據自己學習基礎等特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學習、學習提高計劃及素質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等涉及領域的深度計劃,從而增加需求渴望感和緊迫感。 11、目標學習法 教學內容是由許多知識點構成,由點形成線,由線完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構成彼此聯系的知識網。因此明確目標,就要在上新課時了解本課知識點在知識網中的位置,在復習時著重從宏觀中把握微觀,注重知識點的聯系。另外,要明確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應該掌握的層次要求,即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不同層次,最重要的就是明確學習重要目標,即知識重點。有了目標能增強我們學習的注意力與學習動機,即為了這目標我必須好好學習。 12、問題學習法 帶著問題去看書,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確,這既是有意學習的要求,也是發現學習的必要條件。問題學習法就是強調有意注意有關解決問題的信息,使學習有了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問題學習法要求我們看書前,首先去看一下課文后的思考題,一邊看書一邊思考;同時,它還要求我們在預習時去尋找問題,以便在聽課時在老師講解該問題時集中注意力聽講;最后,在練習時努力地去解決一個個問題,不要被問題嚇倒,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你進步的過程。 13、矛盾學習法 矛盾的觀點是我們采用對比學習法的哲學依據因為我們要進行對比,首先要看對比雙方是否具有相似、相近、或相對的屬性,這就是可比性。對比法的最大優點在于: (1)對比記憶可以減輕我們記憶負擔,相同的時間內可識記更多的內容。 (2)對比學習有利于區別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對比學習要求我們把知識按不同的特點進行歸類,形成容易檢索的程序知識,有利于知識的再現與提取,也有利于知識的靈活運用。 綜觀中學課本,可比知識比比皆是,如政治內容中,權利與義務、民主與法制、物質與意識、和平與發展等等;如語文學習中,復句與單句、設問與反問、比喻與借代、記敘與議論、實詞與虛詞等等;如數學學習中,小數與分數、指數與對數、奇函數與偶函數、平行與垂直等等;如化學學習中,金屬與非金屬、晶體與非晶體、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酸與鹽等等。對比學習法不僅可以用于同一學科內的學習,還可以進行跨學科比較,如學習政治可用語文中的句子分析法來分析政治概念,如在學習近現代史中的民族解放運動時,又可以利用政治有關民族的基本觀點,學習自然學時,可回憶一下有關語文課本中的有關科學家的傳記文章,也可結合唯物辯證法的有關原理進行學習。 14、聯系學習法 科學知識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因此,知識之間同樣存在著普遍的聯系,我們把聯系的觀點運用到學習當中,會有助于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新知識就要想到舊知識,想到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不能迷信權威,克服定勢思維。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發揮右大腦的作用。如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二次革命發生在1913年,護國戰爭發生在1915年,護法戰爭發生在1917年,這四個歷史事件依次間隔二年,只要記住這兩個歷史事件的邏輯順序,知道其中任何一個事件的年代,就可以聯想,推算出其它三個事件的年代。這是聯想記憶法。 15、歸納學習法 所謂歸納學習法是通過歸納思維,形成對知識的特點、中心、性質的識記、理解與運用。當然,作為一種學習方法來說,歸納學習法崇尚歸納思維,但它不等同于歸納思維本身,同時它還要以分析為前提。 歸納學習法指的是要善于去歸納事物的特點、性質,把握句子、段落的精神實質,同時,以歸納為基礎,搜索相同、相近、相反的知識,把它們放在一起進行識記與理解。其優點就在于能起到更快地記憶、理解作用。 16、縮記學習法 所謂縮記法就是要盡可能地壓縮記憶的信息量,同時基本上又能記住應記的內容。比如有要點記憶法、歸納記憶法、意義記憶法,都屬壓縮記憶法。每段話有明確要點的自然用要點記憶法,如果沒有就要經過歸納形成要點后進行記憶。而歸納的最主要方法以意義為依據。可見,記憶以要點為基本單位。也可理解為以中心思想為單位。記住了要點并不是要放棄其他內容,而是以對其他內容的理解為前提,它可極大地增加記憶的信息量。 17、思考學習法 孔子提倡學習知識面要廣泛,并且強調要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深入進行思考,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是讀書記誦一些知識,而不通過思考加以消化,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領,分不清是非。 18、合作學習法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學習,就有了一個學習伙伴,更何況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學習,他就是你的老師,你自然可以學得許多東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學習,你是他的老師,我們常說“教學相長”,你同樣可以學得許多東西。當然,合作學習并不是幾個人的簡單相加。 有5個要素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這些要素是: (1)積極互賴,指的是學生們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 (2)面對面的促進性相互作用。 (3)個人責任,指的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 (4)社交技能。 (5)小組自加工,小組必須定期地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溫情與信任,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技巧與策略,學會有效地表達自我。在學習交往中,可以培養、發展真正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 19、循序漸進法 我們在學習中有一個誤區,認為只要肯花時間,多做練習,學習成績必然進步。其實不盡然。雖然量變的必然結果是質變,但并不能說任何量變都會引起質變。試想,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花得時間不多、練習量不大為何能有明顯的進步呢?這就是一個效率問題。在經濟學上我們常說企業要發展,必須要采用集約型增長方式。學習也是如此,不能盲目地投入精力。這首先要做到循序漸進。有的同學一心求快,不考慮自己的水平,拿到書就看,拿到練習就做。 20、續發展法 中小學是打基礎的時候,要文理兼顧,還要重視勞動技能、體育技能的學習,培養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審美******等等。當然,全面發展并不等于平均發展,對自己的興趣、特長應該發展,為此,應圍繞其中心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向縱深發展,培養自己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自己科學獻身精神,使自己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首先是觀念上的要求,只有這樣的學習觀,才會有這樣的學習方法。有了這樣的學習方法,才能根本上消滅死記硬背、盲目崇拜傾向,重視其他科學的有效方法。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構成了自己的一個學法體系,因此,只要優化了自己的學法體系,必定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習真正快速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