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片-久久剧场-久久久综合网-久久久综合网-在线视频91-在线色网

學習工具  網站地圖加入收藏

學習力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習工具 > 為什么 >

為什么說《四庫全書》是我國最大的文獻叢書?

來源:網絡 作者:
  《四庫全書》其規模亙古未有,開創了多層次的古籍編撰和保存工程。下面就為大家整理出了被稱為我國最大的文獻叢書——《四庫全書》的相關介紹。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當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后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占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后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二次補抄。1914年在杭州圖書館第一任館長錢恂的支持下,由徐錫麟二弟徐仲蓀及其學生堵福詵自費補抄,歷時7年,史稱"乙卯補抄"。1923年,時任浙江教育廳長的張宗祥得知徐仲蓀、堵福詵的義舉后,十分感動,但他知道"修補"量相當浩大,單靠幾個人很難完成,必須由政府牽頭。在他的重視下,補抄人員增加到百余人,費用全部由浙江籍人募集,徐仲蓀任總校,堵福詵任監理,歷時兩年,史稱"癸亥補抄"。解放初,由于徐仲蓀和堵福詵修補《四庫全書》有功,他們倆的畫像曾被懸掛在杭州文瀾閣,以志紀念。2008年后《四庫全書》大部分內容已經恢復。如今《四庫全書》只存3套半,其中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后經上海、南京轉運至臺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文溯閣本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現藏甘肅省圖書館。文津閣本于1950年由中國政府下令調撥到中國國家圖書館,這是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書保存的版本。而文瀾閣本則藏于浙江省圖書館。1966年10月,當時正處于中蘇關系緊張時,為保護《四庫全書》安全,林彪下令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秘密從沈陽運至蘭州,藏於戈壁沙漠中。遼寧有關人士要求歸還,以書閣合璧。甘肅方面也修建藏書樓,加強保護。文溯閣《四庫全書》其最終歸屬仍處爭議中。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

為什么說《四庫全書》是我國最大的文獻叢書?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圣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游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為什么說《四庫全書》是我國最大的文獻叢書?

  藝術價值

  1. 規模亙古未有。全書幾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傳世的經典文獻,是對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所存文獻的最大集結與總匯。

  2. 抄錄和輯佚《永樂大典》中孤本書籍。"四庫"館臣先后共從《永樂大典》中輯得失傳文獻500余種,其中380余種收入《全書》,120余種列為《存目》。

  3. 對圖書分類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的分類標準和部別原則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文獻傳承的科學體系。乾嘉以后,凡編纂書目者,無不遵循其制度。

  4. 開創了多層次的古籍編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種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書》。開館之初,命館臣從應抄諸書中擷其精華,編纂《四庫全書薈要》。建造南北七閣,大力倡導藏書文化,體現傳統文化尊嚴和價值。

熱點排行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熱門標簽| 排版工具| 手機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5058837號-4

我們一直用心在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专专业| 纳米核心第二季| 手机图片jpg格式转换器免费| 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 《生命中有你》赞美诗歌| 死亡繁殖| 孕妇直播肚子疼揉肚子| 花样美男| 东北人口流失| 青春校园大尺度床戏| 丁莹| 美术《对称的美》| 美女洗澡直播| 极度险情| 无锡电视台| 离歌吉他谱| 日本大片网站| 命运的承诺| 日日夜精品视频| 《隐秘而伟大》电视剧| 九龙城寨在线观看| 1905电影网| 小镇姑娘电影高清观看| 牛奶奶油是什么奶油| 风云太白山电影| 我的公主| 老师也疯狂电视剧| 拼音表大全图| 王岗个人简历|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小姐与流氓| 哥哥回来了 电影| 来势凶猛| 视频三级| 上门女婿电影完整版免费| 分手男女| 林熙蕾三级未删减| 鬼父在线| 林子祥电影| 德兰| 密会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