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通過優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的譯文,想了解“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是什么意思、出處及原文翻譯,可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是什么意思?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的意思是:古人曾說“三冬文史足用”,那么,今天的年青人應該學習古人的精神,讀萬卷書,方是有志的男兒。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的出處 該句出自《柏學士茅屋》,全詩如下:
《柏學士茅屋》
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意思及出處 2、“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意思及出處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意思及出處 4、“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意思及出處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思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