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通過優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的譯文,想了解“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是什么意思、出處及原文翻譯,可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是什么意思?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的意思是:是“春”把愁帶來的,如今不知“春”又將歸向何處?可是它卻不曾把“愁”也一起帶走。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的出處 該句出自《祝英臺令·晚春》,全詩如下:
《祝英臺令·晚春》
辛棄疾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有《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意思及出處 2、“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意思及出處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意思及出處 4、“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意思及出處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思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