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一種形容人事物特征的固定短語,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成語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下面準備了一言九鼎的意思解釋、出處及成語典故,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言九鼎的意思解釋 ?九鼎:古代傳說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后奉為傳國之寶。形容言辭極有分量,作用大。 一言九鼎的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 一言九鼎的出處 ?《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一言九鼎的近義詞 ?金口玉言 一諾千金 一言為定 九鼎大呂 一字千鈞 片言九鼎 駟馬難追 千金一諾 九牛二虎 一言九鼎的反義詞 ?人微言輕 一言難盡 一言九鼎成語典故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鐘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成語接龍參考 ?一言九鼎→鼎成龍去→去邪歸正→正身明法→法不阿貴→貴不召驕→驕兒騃女→女織男耕→耕當問奴→奴顏婢膝→膝行蒲伏→伏首貼耳→耳聽心受→受寵若驚→驚鴻艷影→影影綽綽→綽綽有余→余波未平 每日成語推薦 一言九鼎的意思解釋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想了解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成語故事、成語典故、成語接龍、看圖猜成語等內容,請大家訪問成語大全欄目。 推薦閱讀: 1、形容父母教育子女的成語 2、形容時代變化快的成語 3、帶龜字的成語有哪些? 4、帶蜂字的成語有哪些? 5、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6、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